近日,启信宝发布《2025电影行业观察报告》,深度剖析中国电影产业现状,揭示出行业在深度调整期呈现出的“消费端收缩、供给端活跃”态势,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、核心地域聚集,而AI技术则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。

动画赛道:头部效应显著,产业链布局成关键
2025年《哪吒2》的火爆,再次凸显动画电影的强大市场号召力。然而,繁荣背后是残酷的头部通吃局面。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,过去十年国产动画电影总票房达443亿元,彩条屋影业、华强方特、追光动画三家头部公司占据80%份额,约364亿元,其中彩条屋以53.2%的份额独占鳌头。彩条屋的成功并非偶然,其早已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“护城河”,系统性投资超20家企业,涵盖动画制作、IP开发、衍生品运营等关键环节,投资组合中不乏行业重要力量。这表明,动画电影行业竞争已从单打独斗迈向体系化、工业化。
区域格局:“强者恒强”,广东成双料冠军
我国电影产业区域分布呈现“强者恒强”格局。国家电影局统计,广东省连续23年蝉联全国“第一票仓”,2024年票房达52.7亿。同时,广东也是影视业创业热土。启信宝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9月,全国1.91万家影院相关企业中,17%落户广东,总量达3233家;全国电影相关企业数量分布中,广东以11.8万家高居榜首,与北京共同占据全国近四分之一市场份额。浙江、江苏和山东分列三至五位,这一格局连续六年稳定,凸显人才资本聚集与高密度消费市场对区域竞争的核心作用。
AI技术:6年翻4倍,全面渗透电影产业
为应对市场变化,降本增效和创造新体验成为行业刚需,AI技术加速渗透。启信宝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9月,我国经营范围包含“电影、人工智能”的企业总数超9.8万家,6年内增长432.36%,2021 - 2023年更是爆发期,年增速均超40%。目前,AI与电影融合已进入全面应用阶段,头部企业积极探索纯AI生成内容及混合模式,AI在剧本、后期、特效、营销等核心环节落地,参与IP筛选、剧本评估,还赋能演员换脸、特效生成等专业场景。
启信宝报告指出,电影行业增长动力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,资源向头部企业、核心地域聚集,推动行业集约化、体系化发展,AI技术则深刻影响电影生产方式,激发产业供给活力。未来,启信宝将继续依托多维商业数据,为行业提供深度洞察。